交火中的扑热息痛:新研究项目发现致命的肝损伤!
康斯坦茨大学的 Rebekka Lambrecht 因其对扑热息痛引起的肝损伤的研究而获得 2025 年鲁道夫·布赫海姆奖。

交火中的扑热息痛:新研究项目发现致命的肝损伤!
康斯坦茨大学生物学家丽贝卡·兰布雷希特 (Rebekka Lambrecht) 于 2025 年 3 月 27 日荣获鲁道夫·布赫海姆奖,这是一项药理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荣誉。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实验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年轻科学家,奖金为 2000 欧元。兰布雷希特的工作研究了扑热息痛(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止痛药)引起的肝损伤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如果服用过量,扑热息痛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Lambrecht 进行的研究是合作研究中心/Transregio“细胞死亡决策调节”(SFB/TRR 353) 的一部分,由德国研究基金会资助。她研究了细胞死亡机制如何与扑热息痛过量引起的肝损伤相互作用。
肝损伤机制
在她的研究中,兰布雷希特特别研究了肝细胞从细胞凋亡(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转变为坏死性细胞死亡机制的条件。这些变化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应激是促进这种转变的关键因素。该过程中的一个核心蛋白是 BIM(Bcl-2 样蛋白 11),它在细胞能量代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促进向坏死程序的转变。
对乙酰氨基酚的危险并不新鲜。众所周知,过量服用会破坏肝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从而导致肝损伤。最近的研究结果,例如爱丁堡大学 Wesam Gamal 和 Philipp Treskes 博士领导的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不仅是肝炎、肝硬化和癌症等疾病的典型现象,而且还应该与扑热息痛毒性有关。即使在低浓度的药物下也可以检测到这种损害,并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害。
当前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扑热息痛是一种全世界流行的止痛药,小剂量时耐受性良好。然而,如果超过治疗剂量,可能会出现毒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故意或意外过量服用是西方世界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意外中毒的风险,500 mg 片剂的最大包装尺寸限制为 20 片。
乙酰半胱氨酸用作解毒剂,但其功效有限。扑热息痛引起肝损伤机制的新发现发表在专业杂志上 科学报告 ,可以为新解毒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起点。 Lambrecht 的研究不仅为毒理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而且对于处理扑热息痛毒性的临床实践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