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L 博物馆系列电影:聚焦殖民文化宝藏的回归!
从 6 月 17 日起,在 LWL 艺术博物馆体验关于归还殖民文化资产的系列电影 - 门票 5 欧元。

LWL 博物馆系列电影:聚焦殖民文化宝藏的回归!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有关归还殖民地被盗文化资产的重要话题将在明斯特的 LWL 艺术文化博物馆进行讨论。明斯特大学“数字变革中文化产品的获取”大学研究小组正在组织一个题为“获取与回归:电影中的恢复”的电影系列,该系列电影将于 6 月 17 日开始,票价为 5 欧元。该系列电影旨在提高人们对处理殖民遗产的挑战和机遇的认识,特别是在讨论这些资产的归还方面。
该系列的开头将放映两部电影。 Nii Kwate Owoo 的《You hide me》描述了在大英博物馆发现非洲文物的过程,并讨论了与文物归还相关的专业知识、获取途径和正义等方面。第二部影片《达荷美》由马蒂·迪奥普执导,讲述了达荷美王国的 26 件宝藏从法国运回贝宁的故事。盖佐国王的雕像位于布朗利码头博物馆,通过画外音讲述了他的经历。
后续预约和专家讨论
除了 6 月 17 日开始外,后续日期还计划在 6 月 24 日和 7 月 1 日放映,从 1997 年到 2024 年还会放映六部影片。所有示威活动均于晚上 7 点开始。并辅以简短的技术介绍。这些事件是关于负责任地使用殖民时代文化资产的更大讨论的一部分,不同欧洲国家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
此类讨论的一个例子是 2021 年 10 月 21 日在格拉茨举行的会议,克劳迪娅·奥古斯塔 (Claudia Augustat)、卡特琳·沃兰 (Katrin Vohland) 和拉斐尔·格罗 (Raphael Groß) 等专家就文化资产的归还问题进行了辩论。该活动由格拉茨市资助,由于新冠病毒防护措施是免费的,但需要提前注册。这凸显了该主题在当今社会中的持续重要性。
法律框架和挑战
尽管讨论正在进行,但处理殖民背景下的文化财产仍然缺乏统一的法律依据。目前还没有可与“华盛顿原则”相媲美的国际协议。自殖民时代以来就已提出的归还要求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变得更加重要。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0 年公约不具有追溯效力,因此不涵盖殖民主义的全盛时期。接受殖民历史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辩论,但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
无论是德国内部还是其他欧洲国家之间,关于殖民遗产的讨论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除了回报之外,正在考虑的解决方案还包括永久贷款、合法转让所有权(无需实际遣返)、经济补偿以及促进联合研究项目。特别是对于人类学收藏的人类遗骸,如果原籍社会提出要求,通常会建议归还。
总体而言,返回、归还和遣返问题反映了与文化遗产和历史不公正相关的复杂问题。这些术语是复杂话语的一部分,其中“返回”一词是总体术语,而“遣返”强调社会背景,“恢复原状”则侧重于法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