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英雄:看看日本在二战中的挣扎
海德堡大学由 Takuma Melber 主持举办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亚太地区战争结束的系列讲座。

被遗忘的英雄:看看日本在二战中的挣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亚太地区的冲突达到了关键时刻。当美军越来越接近主要岛屿时,日本坚守阵地。特别是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硫磺岛和冲绳的战斗造成了很高的死亡人数。 1945 年 5 月,尽管损失和军事形势日益严峻,日本仍不准备投降。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家 Takuma Melber 提出了 海德堡跨文化研究中心 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发表了一场关于亚太地区战争结束的演讲,其中还涉及了众所周知的原子弹爆炸之外的话题。
梅尔伯的研究兴趣包括亚洲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以及日本占领的历史,他的演讲为当前系列“1945:时代阈值和经验空间”做出了贡献。该系列由历史学家曼弗雷德·伯格教授博士设计,旨在以各种形式向公众带来与社会相关的研究问题。该系列的另外五场讲座将于每周一下午 6:15 在老大学礼堂举行,录制内容稍后提供 黑在线 可用的。
原子弹爆炸及其后果
1945年8月6日至9日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标志着历史的转折点。广岛遭到了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袭击,而“胖子”则被投向了长崎。这些决定是在激烈的军事冲突背景下做出的,旨在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尽快结束战争。哈里·S·杜鲁门总统授权使用原子弹,借口是为了避免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受进一步损失。直接的破坏导致广岛约 14 万人死亡,长崎约 7 万人死亡,还有许多其他受害者长期患有先天性辐射相关疾病。
这些核武器的使用对被称为“原爆幸存者”的幸存者产生了深远的健康、社会和环境影响。在广岛和长崎,人们至今仍承受着这些袭击的后果。关于核武器的使用引发了全球伦理辩论,这些辩论尤其受到幸存者经历的影响。 2016年,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成为第一位踏上日本国土参加广岛纪念活动的美国总统,但没有为使用原子弹道歉,重新引发了有关这些袭击合理性的持续讨论。
投降之路
尽管原子弹爆炸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日本并没有立即放弃。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才宣布投降。最终,无条件投降于 1945 年 9 月 2 日正式签署。这些事件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核军备竞赛的开始,这场核军备竞赛将决定性地塑造 20 世纪的地缘政治格局。日本在 1946 年宪法中承诺不再发动战争并拒绝核武器,而在与朝鲜等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关于这些原则必要性的争论正在重新引发。
Takuma Melber 的演讲涉及战争结束的各个方面及其深远的后果,有助于阐明这些事件的复杂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