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 信号作为监控工具:新技术被发现!

Transparenz: Redaktionell erstellt und geprüft.
Veröffentlicht am

KIT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过 WiFi 信号识别人的方法,该方法将于 2025 年推出。

Wissenschaftler des KIT entdecken eine Methode zur Identifikation von Personen über WLAN-Signale, die 2025 vorgestellt wird.
KIT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过 WiFi 信号识别人的方法,该方法将于 2025 年推出。

WLAN 信号作为监控工具:新技术被发现!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方法,可以仅根据 WiFi 信号来识别人员。这一发现可能对数据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即使人们没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身份识别也能发挥作用。 Thorsten Strufe 教授解释说,该技术利用该区域 WiFi 设备之间的通信来创建在场人员的图像。关闭 WLAN 设备并不能提供任何保护,因为该区域中的活动设备足以启用识别。因此,WLAN 路由器可以转变为监控设备并创建全面的监控基础设施。

该方法与传统相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但它是基于无线电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连接到 WiFi 网络的用户的未加密反馈信号。在一项有 197 名参与者参与的研究中,识别准确率几乎达到 100%。这项研究的结果将在台北举行的 ACM 计算机与通信安全会议 (CCS) 上公布,而原始出版物将于 2025 年 10 月 13 日起发布。研究人员表示,计划中的 WLAN 标准 IEEE 802.11bf 还应包含保护隐私的保护措施和数据保护机制。

个人身份识别新技术

此外,罗马拉萨皮恩扎大学的科学家还开发了一种名为“WhoFi”的相关技术。它还通过 WiFi 信号工作,并利用人体在 WiFi 信号中留下的干扰。每个人都会创建一种不可见的 Wi-Fi 指纹,并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捕获该指纹。该模型分析通道状态信息 (CSI) 中的最小信号变化,从而提取重要的生物特征,例如身体形状、大小和运动。

深度神经网络 (DNN) 处理这些信息,可以实现高达 95.5% 的识别准确率。这种方法不仅比传统的生物识别系统更不易受到外部影响,而且还可以在没有可见监控技术或受影响者同意的各种环境中使用,例如家庭、办公室或公共建筑。特别是,使用 WLAN 信号来识别人员引起了对监视和数据保护的担忧,因为类似的识别过程也可以在受影响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

对隐私和道德的影响

由 KIT 和 La Sapienza 大学共同开发的通过 WLAN 进行生物识别的个人识别技术在数据保护方面带来了众多挑战。隐私倡导者和道德专家提出了担忧,特别是这些技术可能带来的隐形监视。事实上,不需要摄像头,因此不需要在视野中物理存在,这一事实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事实上,这些发展可能会彻底改变现代监控系统的格局。传统的重新识别 (Re-ID) 以前严重依赖视觉数据,现在正在通过使用 WLAN 信号的新方法进行补充,这引起了数据保护主义者和伦理学家的关注。强大的数据保护机制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此类技术的道德使用至关重要。